

新聞資訊
資訊詳情
我國口蹄疫防控的歷史過程及成效
- 分類:我是獸醫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4-30 14:58
我國口蹄疫防控的歷史過程及成效
在口蹄疫方面,我國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。上個世紀,我們國家很多地方都流行口蹄疫。60 年代,隨著畜產品的貿易流動,口蹄疫在80 幾個國家都有流行,口蹄疫是一個世界性大流行的疾病。口蹄疫在我們國家流行的時間也很久,上世紀初的時候,在云南、甘肅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這些地方大流行,30 年代在蘇、皖南、滬等地鐵路沿線發現口蹄疫,當時程紹迥等同志確診以后,組織上海獸防所、上海畜牧局、南京中農所等單位撲滅上海至徐州鐵路沿線一帶的疫情。由于各地密切合作、嚴格執行,采取防疫綜合性的措施而未用疫苗,把這個病控制住并消滅掉,此為我國首次成功防控口蹄疫。此后直至全國解放,云南、青海、寧夏、甘肅、內蒙等地不斷發生流行。
口蹄疫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一直流行的,我們流行的主要是 O 型跟亞洲一型,亦曾發生 A 型口蹄疫。以免疫預防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,疫情整體上呈逐年下降趨勢。我們改革開放以后,由于國家重視,研究單位(蘭州獸醫研究所)努力工作,使得我國當前口蹄疫防控技術整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
蘭州獸醫研究所對口蹄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做了大量的研究,他們建立了標準的種毒庫,流行毒株庫,還有疫苗的毒株庫,可以根據流行毒株的變化,及時篩選和更換防疫的種毒,他們現在已經研制成 O 型、A 型、亞洲一型的單價和多價疫苗,不但滿足我們國內需要,而且還可以出口。新型疫苗的研制也有所突破,合成肽疫苗已上市,基因工程空殼疫苗已批準使用。所以在改革開放以后,在口蹄疫的防控技術方面的研究,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由于我們國家家畜的飼養量大,而且分散不集中,要徹底凈化和消滅口蹄疫,目前看還有一段距離。在 60 年代,我們國家的口蹄疫也是到處都流行,那個時候對口蹄疫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是“早、快、嚴、小”的原則。關于“早、快、嚴、小”的原則,目的是使防控工作在疫情發生初期,在小范圍內快速撲滅,阻止其向外蔓延擴散。“早”就是及早發現和查清源頭;“快”就是盡快封鎖源頭;“嚴”就是要求一切隔離封鎖措施嚴格,堵絕漏洞;“小”就是封鎖區范圍宜小,便于操作控制。要做到以上“早、快、嚴、小”原則,必須要有社會上各方面的支持協作,除獸醫部門的努力外,還需有行政領導、物流、公安執法等部門的協同作戰。我國在防控口蹄疫、牛肺疫、牛瘟等病的過程中,運用這些原則已有成功的先例。我講述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。1963 年,安徽省向新疆買牛,山東省也向新疆買牛,因為當時新疆的牛比較便宜,購買的牛上了火車以后,他們發現這群牛里面有口蹄疫的病牛,他們馬上就打電報給山東農業廳和安徽農業廳,山東農業廳收到電報后迅速采取措施,牛還沒有到山東,在河南商丘被攔截了下來,就地進行了處理,使得疫情沒有傳到山東。安徽農業廳沒有及時采取措施,當時大概是禮拜天,沒有人管,等到上班發現以后迅速追查,這時牛已經到了安徽一個縣里,在供銷社的大院里有幾十頭牛,還沒有分到農民手里。安徽農業廳就打電報到我們學校,請我們學校派人去支援他們緊急防疫,當時羅清生老師就派我帶一個班的學生,跟教研組的老師一起,大概三十幾個人,連夜趕到安徽。
我們到了安徽以后,就跟當地政府講好,把當地的鎮作為一個疫區封鎖起來,老百姓不能出去,周圍派民兵站崗,商店關門。我們三十幾個人住到鎮上, 派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到供銷社大院里去治療病牛。當時我們就根據“早、快、嚴、小”這個原則,“早”已經沒辦法了,因為病牛已經到安徽了,但是我們盡量保持嚴格,把供銷社的大院作為一個疫點,人進去之后就不出來了,住在院子里。因為我們把這個鎮作為一個疫區封鎖起,外圍的家畜,牛、豬都打疫苗防疫。經過一整個月的努力,我們完成了這次防疫工作,疫情沒有傳播開,也沒有死牛,取得比較好的效果,我們學生和老師也從中學到了知識,受到了教育。

Copyright ? 2019 兆豐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11003307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