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新聞資訊 >
新聞資訊
資訊詳情
豬瘟病毒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該如何應對
- 分類:我是獸醫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1-04-30 14:58
詳情
豬瘟病毒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及未來該如何應對
豬瘟在我國早有流行。30 年代,豬瘟在江蘇、浙江這一帶就已經流行了。那個時候沒有很好的疫苗,主要用血清來治療,用少量的強毒加上高免血清同時注射,但是這種方法不安全,強毒稍微多一點就會發病。
到后來就發展一種豬瘟的結晶紫疫苗,實際上是滅活苗,用結晶紫這種染料去滅活強毒。當時是江蘇農科院的何正禮老師從美國帶回來的方法,美國已經有用結晶紫疫苗來免疫豬瘟的案例。何正禮老師把這種結晶紫疫苗大量生產以后,推廣在華東地區,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比強毒加免疫血清同時接種要安全有效。
后來就研究兔化苗,開始也是日本人研究的,日本投降以后,我們接收種毒,當時通過家兔傳代 200 多代,還不行。中國獸藥監察所周泰沖、方時杰研究員等繼續研究下去,繼續通過兔子傳代,一直傳到 400多代的時候對豬就比較安全了,大概到 1958 年的時候就研究成功了,并進行了推廣。
因為有了很好的疫苗,我們就在全國范圍內強制免疫豬瘟兔化疫苗。經過多年的強制免疫,現在急性豬瘟的流行已經被控制,但是流行的形式發生了轉變,變成一種地區性的,非典型的溫和性的豬瘟。現在豬瘟還沒有完全消滅,等于壓下去了以后,變成一個散發性或地區性的溫和性的豬瘟。溫和性的豬瘟有的時候沒有癥狀,不表現癥狀,但是豬體里有豬瘟病毒存在,這種就叫持續性的感染。持續性的感染也就是亞臨床的隱性感染,如果把這種亞臨床的隱性感染的豬作為種豬,這個病有可能就會通過種豬擴散,又會流行起來,所以這種亞臨床的隱性感染的豬不能作為種豬。
上一個:
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建議
下一個:
我國口蹄疫防控的歷史過程及成效
上一個:
對非洲豬瘟防控的建議
下一個:
我國口蹄疫防控的歷史過程及成效

Copyright ? 2019 兆豐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閩ICP備11003307號-1